找到相关内容562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图澄的传说

    问:   “老和尚,你为什么要这样洗呢?”   “当然要这样洗的,只有常常清洗,体内才不会有肮脏的东西;你们中国人常说‘洗心革面’,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?”佛图澄说着,把洗过的心照原样放回胸膛里去,...

    王照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45790319.html
  • 念佛与十大愿王

    :五体投地,两手接足,心存殷重,方成礼佛之仪。五体投地,即是倒身下拜,把全身投在地上。这在印度是第一种敬礼。可是我们中国人没有见惯,一般不信佛者,常常讥谤我们!因此古德们,就倡行“曲身礼”。这在印度是...

    道源法师讲述

    |念佛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8390090330.html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中国人一样是黑的,而是一种绀青色,就是带点红、带点绿、带点里的那种绀色。佛眼有四大海那么大,这个大海不是我们地球上的海,而是香水海的那个海,有关华藏世界香水海的大小,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很清楚;另外据《佛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法语,作为修行前进的指路明灯。   “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。”前几年,日本人叫我写字,我写“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”,他们很欢喜。佛性哪有中国人、外国人、那有江西人,河北人之分?”,“凡圣含灵共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及其展望

    一天的夜晚谓之“除夕”是有区别的。日本人来苏州寒山寺听钟声,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改革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后,大和民族就把“年”改革由阳历计算,因此中国阳历新年的元旦,是日本人最重要的节日,他们像中国人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491636.html
  •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

    ,竟然是一位中国人,一位唐朝的诗人,一个诗僧。它就是《唐诗三百首》未入选的寒山子。[5]   胡菊人提醒说,美国的“搜索者”之所以知道寒山子并能够读到他的诗作,是得力于他们中间的一位诗人。从后面的...

    胡安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7.html
  • 池田知久:孔子的宗教批判

    中都不曾存在。(当然,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中确实存在着宗教性的诸现象。)因此,谈“孔子的宗教观”也罢,论“春秋时代的宗教思想”也罢,或者进而论述“中国人的宗教观”等问题也罢,论者往往把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欧...

    池田知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4091883.html
  •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

    ,不只是著述形式的转变,更体现了佛学理解方面的跃进。本来在中国历史重视典籍的传统中,翻译佛典具有宗教圣典的威信,阅读、研习佛教经典遂成为知识阶层的习俗。而南朝独立的义学研究和著述实现了一大跃进:中国人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092197.html
  •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

    本体论)的关系。玄学的兴起,为般若思想的输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与道安同时的竺法雅、康法朗等人利用“格义”的方法解释佛经,说穿了就是老、庄思想与佛经相比傅。当时佛经输入不久,中国人对于这种外来的宗教理解不深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893221.html
  • 唐代南海交通与佛教交流

     六朝时期,阿拉伯人、波斯人、印度人、中国人频繁经营着从波斯湾、印度洋到南中国海的远洋贸易,南海—印度洋海上交通空前畅达。岭南广州、交州成为南海贸易的主要港口。《隋书》卷三十一《地理志》称:“南海、...

    李庆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793668.html